为深化教学改革、推动产教融合,物流工程学院于4月组织四场教研室集体备课活动,覆盖物流工程技术、电子信息工程技术、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四个专业。活动聚焦课程体系优化、技术赋能课堂与实践教学创新,通过跨学科协作与资源共享,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新思路。
物流工程技术教研室:AI驱动数据分析课程革新针对课程内容重叠问题,明确《物流数据分析实务》与关联课程的教学分工,设计AI工具与传统方法的对比教学案例,助力学生掌握智能分析技能。
电子信息技术教研室:实践赋能电路检修实训组织学生分组完成50余台实验箱的检修实训,通过“实操+教师示范”模式,提升电路故障排查能力,推动实践环节常态化。
工业机器人技术教研室:DeepSeek助力课堂提质增效应用DeepSeek平台自动生成课件、随堂测验及分层实训任务,结合物流场景案例,实现“理论-实践-思政”三位一体教学创新。
冷链物流技术教研室:重构课程体系深挖思政融合优化《冷链物流运营管理》课程内容,融入乡村振兴与创新创业元素,强化课程思政与冷链技术前沿的融合。
各教研室通过跨学科研讨、师生协同实践及技术工具应用,推动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。活动中,教师团队深入探讨课程思政元素挖掘、教材内容重构及学生参与度提升策略,提出多项创新方案。学院强调,未来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,构建“教师成长—课堂创新—学生受益”的良性循环,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一审:易波、李旭芝
二审:杜丽茶
三审: